商丘师范学院课程思政典型教学案例
上海世博会主展馆——中国国家馆
鲁豫坤 (建筑工程学院)
主讲教师简介:鲁豫坤,讲师,河南省教学标兵。
主持并参与省级一流课程建设2项;主持并参与省校
级教学改革5项;主持并参与校级范式改革项目3项;
主持并参与校级思政样板课程3项;参与校级样板思
政团队项目1项;多次获省校级教学比赛一等奖。
课程名称:《建筑初步(一)》
课程简介:课程是建筑学专业大一上学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32学时,2学分,是商丘师范学院首批思政样板课程之一,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对建筑理论知识和建筑设计的初步认知。学生们面对全新的大学生活和现如今开放的信息化时代,大量的、良莠不齐的网络资源充斥我们的生活,特别是刚入学的新生,他们还没有成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所以对他们的主流认知和信仰教育至关重要。依托培养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根本目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最终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为最终目的,做到从个人到民族再到国家、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全面深入和转变。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程
适用专业:建筑学
结合章节:1.2.3建筑形象
一、案例主题
案例主题:感受经典建筑形象 建立学生文化自信
选取案例基本情况:中国馆由国家馆、省区市馆、香港馆、澳门馆、台湾馆组成。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为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国家馆居中升起、层叠出挑,成为凝聚中国元素、象征中国精神的雕塑感造型主体——东方之冠;地区馆水平展开,以舒展的平台基座的形态映衬国家馆,成为开放、柔性、亲民、层次丰富的城市广场。中国国家馆是世博园区内最重要的场馆项目之一,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设计建造并将永久保留的国家展馆。
思政内容融入的理念和思路:以每一章节专业知识点为依托,深度挖掘与之对应的思政元素,搭建立体化一对一思政体系。在讲授建筑形象这一节内容时,讲授表现建筑形象的方法(知识点:空间与形态、色彩及光影)后,引用中国国家馆案例,通过实例介绍中国馆从空间、形态、色彩上是如何体现了“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建筑形象。
课程思政宏观目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确立《建筑初步(一)》思政课程的宏观目标: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程教学各环节,通过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力求改善高校德育“孤岛化”,特别是解决德育教育与专业课“两张皮”的问题,冲破理论专业课无法进行思政教育的误区,打造“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最终完成理论课程与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育人合力的共同目标,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严峻问题并培养、引导和实现建筑学专业学生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立志听党话、跟党走,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的最终目标。
案例的思政教学目标:一方面通过对中国经典建筑的形象剖析,让学生更直观的理解和学习建筑形象塑造手法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寓意深远的建筑文化的熏陶,对于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与社会责任感至关重要,从中感受感受经典建筑形象,建立学生文化自信。
二、案例意义
本案例通过分析中国形象的亮丽名片——中国国家馆,将如何塑造一座建筑形象时能运用的专业理论知识以更直观的、可视化的案例分析的形式传达给学生。建筑形象可以简单地解释为建筑的观感或美观问题,而中国馆是如何通过从形态、空间、色彩等来表现这座中国首次举办的世界博览会的主展馆呢?选取该案例是因为中国馆是紧扣“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这一主线,通过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城市生活、城市产业等内容,充分反映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民族精神和价值观的经典建筑。
三、案例实施
案例描述:上海世博会是中国政府主办的第41届世界博览会。242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创世博会历史之最。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是历史上首次以“城市”作为主题的世界博览会。5月1日开幕,10月31日结束,历时184天。 作为2010上海世博会中国主办方建造的最重要展馆之一,中国馆以“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为核心展示内容,承载着中华民族对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期盼。细细品味,中国馆的设计方案中凝练了众多的中国元素。同时,这些传统元素“古”意“新”解,透露出新鲜气息:
1.色彩——中国红
中国馆大面积地采用大气、沉稳的“中国红”作为建筑物的主色调,色彩夺目,又容易被世界理解。
2.寓意——体承天地
中国馆组成中,国家馆和地区馆的整体布局隐喻天地交泰、万物咸亨,体现了东方哲学对“天”“地”关系的理解。国家馆为“天”,高耸于上,宛如华冠;地区馆为“地”,如同基座延展于下,寓意惠泽神州,富庶四方。国家馆63米的绝对高度中,下部33米完全挑空,这些中心对称空间和地区馆平坦延伸的空间,为人们的自由交流提供了充分的开放场所,而这种开放性、公共性是国际建筑设计的重要理念。
3.形态——斗冠造型
国家馆以整体大气的斗冠造型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要素。同时,传统的曲线被拉直,层层出挑的主体造型显示了现代工程技术的力度美与结构美。这种简约化的装饰线条,自然完成了传统建筑的当代表达。
4.空间——“规”、“回”统一
中国馆的空间组合秩序由“规”与“回”两部分组成,它们都源于中国传统城市建筑的原型。“规”源于传统中国建筑的仪式化空间。在象征自然本质的中心对称空间模式中引入人的步行,从而使单个空间演变为有层次递进感的空间序列,这也是故宫空间秩序的由来。“回”源于传统中国建筑的非仪式化空间,用人的视觉、听觉等多方面体验赋予看似无序的自然山水以结构性的秩序,从而使自然空间升华为人文化的可把握的自然之精华,这正是江南园林的空间秩序。中国馆方案将这两种模式融为一体,在国家馆的中心对称空间和地区馆平坦延伸的空间之间引入了不同模式的人的活动。
教学方法与思政教学设计:
1.教学方法:本节内容采用案例教学,讨论式和启发式教学相结合的方式。
2.教学设计:
第一步:社会热点+新课引入(思政点1:大国形象)。本章节内容为第一章中建筑构成要素的第三节建筑形象,课程以中国成功举办北京冬奥会为切入点,通过赛事中几张令人感动的瞬间引出正所谓大国之言、出而必行,中国人从服务者、参与者、举办者多个层面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由此引发关于建筑形象的表现手法都有哪些而又是如何去塑造的呢?继而导入新课。
第二步:理论内容+知识延展。
通过互动思考,引出建筑形象的表现手法,逐一对影响建筑形象的空间和形态、色彩及光影的知识内容进行讲授和阐释。通过教师讲授让学生掌握空间及形态的关系、材质质感的类型以及光影在建筑中的应用。通过建筑大师对“光”的理解的几句话和建筑作品中对“光”的运用启发学生以后课程设计中使用光、用好光。
第三步:案例分析+启发(思政点2:经典建筑)。
教师在对建筑形象的表现手法进行介绍和阐释后,通过一个实际案例,分别从空间、形态、质感色彩等方面是如何营造一个经典建筑形象的。比如向学生们介绍
中国国家馆
形态上
主体造型雄浑有力,犹如华冠高耸,居中升起、斗拱造型层叠出挑,因此被命名为“东方之冠”。
空间上
由4根粗壮
的柱子撑起“斗冠”,斗冠由
56根象征56个
民族的横梁借助斗拱下小上大的原理叠加而成。
色彩上
吸取了具有
近600
年历史的北京天安门和故宫的“中国红”,正所谓“沉着而不失艳丽,温暖又带着正气”
,
人们来到上海世博园参观,第一眼望见的就是那抹高耸艳丽的“中国红”
,
这凝聚着中国人传统智慧和现代创意的建筑造型,体现着每一位艺术工作者的大国匠心。
深化学生对建筑形象的营造手法,根植经典建筑形体构思的寓意和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
第四步:知识拓展+课后分享。通过案例阿布扎比卢浮宫中“光之雨”是如何营造的问题拓展,进一步引发学生思考,引领学生一同探讨这室内8750道“光”是通过8层叠加形成的巨大圆形穹顶,相互交织形成多孔状的镂空结构,然后经过设计师和结构师严谨的设计,最终使阿布扎比的阳光经过层层过滤、重叠后洒在洁白的内墙上,便形成了大家所看到的“光之雨”。随后分享每周一BOOK、发布线上讨论,结合国内外建筑前沿知识和电子书籍阅读,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建筑素养和国际视野。
四、教学反思
教师通过案例讲解使学生更直观的了解到在塑造一个建筑形象时,应结合其空间形态、色彩光影等手法进行塑造,同时经过中国馆案例的构思来源及特点分析,学生会自主且思考建筑是“接地气”的,它跟当地的环境、当地的气候、当地的文化分不开的。正如何镜堂先生说的:“建筑最高的层次是文化,而文化是建筑的灵魂”。借助中国经典建筑的介绍将课程理论专业知识点可视化、形象化的传达给学生,让学生从案例中感知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并在以后的设计中学会汲取并运用中国建筑文化,建立学生民族自豪感和建筑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