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学院课程思政典型教学案例
5.1——造型美的基本规律
张佳乐 (建筑工程学院)
主讲教师简介:张佳乐,女,河南省优秀共产党员,河南省教学标兵,商丘师范学院十佳最美教师,商丘师范学院课程思政示范教师,省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负责人,省级课程思政样板课程负责人,校级课程思政团队负责人,获得以下荣誉:
1.荣获第二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
2.荣获第二届河南省本科高校教师课堂教学创新大赛工科组特等奖;
3.荣获河南省高校(本科)青年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
4.连续两次获得商丘师范学院青年教师大奖赛一等奖;
5.荣获商丘师范学院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特等奖;
6.连续两次获得学院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大赛一等奖;
课程名称:《建筑初步(一)》
课程简介:课程是建筑学专业大二下学期的专业核心课,64学时,4学分,该课程系统地介绍了公共建筑设计中具有普遍性和规律性理论知识和设计步骤。通过对基础理论的介绍,具体说明了公共建筑与环境、总体设计、功能、造型艺术、技术支撑及空间组合的相关知识等。
本课程中注重文工融合、既着重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公共建筑设计能力,又重视培养学生作为建筑师的人文素养、工匠精神并树立学生对中国建筑文化的文化自信。旨在培养新时代背景下的大学生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
适用专业:建筑学
结合章节:5.1造型美的基本规律——韵律
一、案例主题
案例主题:博古览今,分析古今中国建筑的韵律之美,树立学生文化自信
选取案例基本情况:立足建筑专业大背景,本节课挖掘建筑人物——营造学社代表、建筑故事——五台山佛光寺大殿的发现之旅、建筑作品——大兴国际机场、建筑热点——是否所有建筑均有韵律等五个方面,全面落实针对低年级专业理论课程中“讲好中国建筑故事,树立学生匠人精神”的课程思政理念,树立学生的建筑文化自信,根植爱国情怀及作为建筑师的职业素养及社会责任感。
思政内容融入的理念和思路:采用三维导学思政融入策略,在课前,以学习通为线上思政教育平台导学,发布五台山佛光寺及大兴机场案例分析要点及背景资料,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的同时,注入思政因素;在课中,以雨课堂为线下思政互动导学,利用试题测试——社会责任;主题研讨——文化自信;弹幕飘屏——大国工匠精神等将知识融入思政温度。在课后,发布线上热点讨论以及线下课程实训导学,提升专业技能的同时,持续三位一体的课程思政课后延续。
课程思政目标:通过案例的思政教学目标:一方面通过对中国经典建筑的韵律剖析,让学生更直观的理解和学习韵律美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通过课堂团队互助培养合作精神,提升学生对中国建筑的文化自信,提高艺术和创新素养,培养学生作为建筑师职业操守及社会责任感,树立中国建筑文化自信。
二、案例意义
通过课上教学、实践教学、实事教学“三位一体”的课程思政的组织。课上教学利用一课一案例环节有机融入思政点,做好课堂育人;课程实践环节利用大兴国际机场案例完成分析,做好课下育人;线上通过实事教学,根据学习强国、中国设计网最新的案例,组织学生话题讨论,做好线上育人。本专题除了厘清中国古典建筑韵律之美外,课后重点开展实践调研:一是学生自己制作中国古典建筑模型去发现韵律之美;二是幼儿园建筑造型改造——韵律专题的韵律设计。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从历史的角度更加深刻的理解建筑造型中古典建筑韵律的古学今用,更让学生掌握了造型美的韵律设计,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实践逻辑,更加坚定了中国古典建筑的文化自信。
三、案例实施
案例描述:1937年7月7日,侵华日军挑起事端,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7月9日,《北平晨报》披露了电报内容,题为《营造学社调查组发见唐代建筑寺院,梁思成由五台佛光寺报告,测绘故宫赶制模型即开始》。这是中国首次发现唐代木结构建筑的报道,披露了佛光寺唐构的发现时间——1937年7月5日,所发现建筑即山西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发现者为梁思成、林徽因、等组成的中国营造学社调查队。 此前,日本建筑史学者关野贞以异常肯定的口气宣称:“中国全境内木质遗物的存在,缺乏得令人失望。实际说来,中国和朝鲜一千岁的木料建造物,一个亦没有。而日本却有三十多所一千至一千三百年的建筑物。” 这一判断,建立在日本与西方学者对中国建筑遗存长达20多年大规模调查基础之上,却在卢沟桥事变前两日,因佛光寺东大殿之发现,遭到颠覆。
教学方法与思政教学设计:
1.教学方法:本节内容采用案例教学,讨论式和启发式教学相结合的方式。
2.教学设计:
(一)思政元素
① 文化自信——五台山佛光寺大殿、中国地域性民居
② 时代浪潮中的中国建筑——云洞图书馆、商丘博物馆、大兴国际机场
③ 大国工匠——梁思成
(二)思政融入点
案例名称 |
育人目的 |
实现途径 |
中国古典建筑 (佛光寺大殿) |
通过设计构思、设计细节体现中国古典建筑的艺术造诣,将中国建筑文化自信根植学生心中。 |
案例分析法 讨论学习法 |
时代浪潮中的中国建筑 (大兴国际机场) |
从当代最新的中国建筑案例出发,为学生展示中国建筑最新技术韵律之美,让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及爱国主义精神 |
视频引入法 案例分析法 对比归纳法 |
大国工匠 (梁思成) |
通过案例探究,鼓励学生学习建筑前辈的精益求精的学术追求 |
案例分析法 讨论学习法 |
(三)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
教学内容 |
所用时间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媒体应用 |
签到 |
课程回顾 |
1min |
教师引导 |
抢答 |
雨课堂 |
新课引入 |
从音乐开始,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
2min |
创设情景 |
进入情景 |
雨课堂 |
梳理知识点 |
韵律的分类 |
8min |
讲解 |
思考+整理 |
PPT课件 |
案例探究 |
五台山佛光寺大殿的韵律美 |
20min |
利用模型 引导学生 |
小组讨论 案例探究 |
实体模型/ PPT课件 |
课程思政 |
五台山佛光寺大殿背后的故事 |
2min |
故事引入 思政引导 |
进入情景 思政感悟 |
视频资料/ PPT课件 |
探究学习 翻转课堂 |
现代建筑——大兴国际机场韵律 |
10min |
剖析引导 |
问题研讨 小组讨论 |
资料/ PPT课件 |
拓展学习 |
韵律在建筑中的应用 |
5min |
提问+解析 |
知识整合 小组问答 |
笔记 |
归纳总结 |
解构主义中的韵律如何理解? |
2min |
布置 作业 |
完成思维导图的绘制 |
白板/直播 |
3.思政教学设计:
第一步:课前测试+新课引入+基本概念梳理(思政点1:中国建筑韵律之美)。课程以音乐与韵律的关系为切入点,通过梳理中国当代建筑中的韵律特点引入新课,并为学生建立韵律美的初概念。
第二步:一课一案例——五台山佛光寺的韵律之美(思政点2:古典建筑)。通过互动探究,以五台山佛光寺大殿模型出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韵律之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多维度了解五台山佛光寺大殿的美,通过视频及背后的故事,让学生了解营造学社在特殊条件下的发现之旅的故事,树立学生的文化自信,学习前辈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第三步:案例探究——大兴国际机场(思政点3:现代建筑)。大兴机场被誉为“世界第七大奇迹”,仅仅用了4年时间建成,而且还创造了6项世界第一:世界规模最大的单体机场航站楼;世界最大的采用隔震支座的机场航站楼;世界最大的无结构缝一体化航站楼;它不仅仅随处的“黑科技”,还将成为世界上最繁忙的艺术馆,韵律之美在现代的设计中可以达到引导空间的作用。
第四步:知识拓展+课后分享。通过问题是否所有的建筑都有韵律,引导学生深度探讨,并结合国内外建筑前沿知识和电子书籍阅读,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建筑素养和国际视野。
四、教学反思
(一)理论与案例互融。采用线上线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分别以手机和电脑为平台以实体模型为基础施教和学,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个人自学与小组合作共学相结合”的教学理念。
(二)线上线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既在线上平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利用课堂讲解实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优点,又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拓展学生深度、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的优势。
(三)通过问题驱动法,激发学生自我思考;故事式教学方式,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重难点的体验式解读,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知识点;非标准答案的作业布置,挖掘了课堂深度;有理有度的提升了课堂的整体教学效果。
(四)通过实地调研预习与课堂案例探究相结合,学生对造型艺术的理解比较深刻,并且通过课后相关课程实训,帮助将课堂知识运用到设计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